新华社圣地亚哥6月20日电 特稿:“我们离中国很远也很近”——中国改革开放的拉美故事
新华社记者党琦 裴剑容
“那高大的巨人一步一步长大,无边无际的稻田、土地、建筑,它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注目:‘你怎么长大得这样快,我的兄弟!’”这是智利大诗人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在《向中国致敬》中写下的诗句。
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40年,中拉合作大步向前40年。拉美在注视着中国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的同时,也从中汲取着自身发展的营养。
当中国“醒来”时
1979年,中国在深圳、珠海试办出口特区。
这一年,秘鲁著名汉学家、翻译家吉叶墨第一次来到中国。
“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贫穷。所有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一样。我的那些中国朋友都是大学教授,不少都是全家挤在筒子楼一个小单间里,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和高低床。全楼道的人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。”今年88岁的吉叶墨回忆说。
深圳、珠海、汕头和厦门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消息传到拉美,安德罗尼科·卢克希奇跟随父亲前往中国寻找机遇,成为第一批赴华投资的拉美人。在中国,卢克希奇除了对潮水般的自行车印象深刻,还牢牢记住了父亲当时有感而发的一句话:“当这个国家醒来,我们国家也会变得富裕。”
老卢克希奇是智利卢克希奇集团的创始人,矿业起家。现年64岁的小卢克希奇子承父业,如今已是智利首富。“我父亲一直坚信,当中国经济腾飞,智利经济也将起飞。”
事实证明了老卢克希奇的判断。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中拉贸易额1979年仅为12.6亿美元,2017年达2578.5亿美元,增加了200多倍。如今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,拉美是全球对华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。
拉美国家不仅从对华贸易中获益,汲取中国发展经验也成为它们收获的宝贵财富。“中国的改革开放、经济特区模式完全可以在拉美推广,”墨西哥-中国双边企业委员会主席卡洛斯·罗哈斯说。
肉眼就能看见的增速
1990年,中国开发浦东。
拉美和中国远在地球两端,却阻碍不了罗哈斯过去40年间90多趟中国之行的热情。“我每次去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变化,街上汽车越来越多,马路越来越宽,服装越来越鲜艳。”罗哈斯说。
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副执行秘书马里奥·西莫利则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这种感观:“经济学家一般习惯看经济数据。但在中国则不必要。中国的经济增长就摆在你面前,肉眼就能看得见。站在上海金茂大厦88层,就看到了活生生的经济增长率。”
浦东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事实上,在浦东发展的历程中,拉美不仅关注和见证,也在参与和借鉴。
卢克希奇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副主席。他利用自己集团业务广泛和国际经验多的优势,为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城市发展献计献策。在他看来,上海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中心之一,对智利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非常重要。而这所有一切,“都得益于改革开放”。
中国入世世界获益
2001年,中国正式入世。
拉加经委会在一份题为《迈向中拉经济合作新时代》的报告中指出:“2001年至2007年世界贸易的强劲扩张,主要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发展。”
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关重要,为世界贸易注入了活力,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,”西莫利说。
拉美国家也在这份活力中找到了新机遇。2006年以来,中国同智利、秘鲁和哥斯达黎加相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。就在中智签署自贸协定的2006年,卢克希奇集团当机立断,让旗下智利银行设立北京代表处,作为连接智利出口商与中国市场的纽带。
“设立智利银行北京代表处不仅帮助两国增强金融联系,还加强了中拉人文交流和学术往来。”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卢克希奇说,通过智利银行等机构的赞助,智利天主教大学和清华大学十多年来已实现两校数百名师生互访。
热情拥抱“一带一路”
2018年,中国继续前行。
过去的40年,是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40年,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40年,也是世界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。2018年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国坚定地告诉全世界,新时代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。
去年12月,贯穿巴西南北的“电力高速公路”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,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输电技术“走出去”的“首秀”。而对于巴西而言,它意味着彻底解决2200万人电力短缺状况,是大项目接地气、高科技助民生的典范。
今年初,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《关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特别声明》,标志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。西莫利认为,这将进一步扩大中拉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,也将惠及越来越多的拉美民众。
“拉美离中国很远,但也很近,”西莫利说,“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卓越经验为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上了重要一课。”